精品原创 > 正文

大别山下问初心丨罗山县:深挖党史国史革命史 打造红色传承新亮点

2021-07-05 16:50:21  来源:映象网

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100年,是党经受各种风浪考验、不断发展壮大,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的100年。革命老区信阳坚持28年红旗不倒,几代老区人民在“大别山精神”的指引下艰苦奋斗。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信阳市委网信办联合映象网策划推出“庆祝建党100周年 大别山下问初心”网络全媒体主题采访活动,展现“大别山精神”内涵,展示信阳老区振兴发展新风貌。

映象网讯(记者 吴彦飞 通讯员 周程新 彭莹莹)作为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的罗山县,不仅有何家冲这块“金字招牌”,更有英雄门、桂店农民起义纪念碑等看似平凡却又意义非凡的红色遗址。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当地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本地红色革命历史的挖掘,将这些遗址打造成传承红色基因的新亮点。

纪念碑前的革命火种 

92年前,一场起义让罗山县周党镇桂店村一带的劳苦大众们觉醒了意识,唤醒了大家埋藏于内心的真实诉求,也播撒下革命的火种。

早在1925年,罗山县就成立了党支部。1927年后,各级党组织领导的农民运动。1929年7月下旬,桂店成立农民协会,将当时的武装力量改编为桂店农民赤卫队。

1929年九月,在中共罗南县委周党区委的领导下,桂店等地数千起义农民聚集在桂店村玉皇庙前,竖起大旗,一举攻破了汪寨、鲁畈两个据点,建立了工农革命政权,将没收的粮食、财物分给穷苦农民。从而掀起一场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和地方黑暗势力横征暴敛的农民起义,把罗山风起云涌的大革命斗争推向高潮。

不过,在敌人穷凶极恶的疯狂反扑下,赤卫队战士们虽然经过一番浴血奋战,从早上战至中午,但仍因寡不敌众,最后只有30多名赤卫队员突出重围。战斗的失败也宣告着新生的农民政权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解放后,为纪念这一光辉业绩和牺牲的革命英烈,罗山县委、县政府于1987年9月修建了桂店农民起义纪念碑。碑身正面镌刻着徐深吉将军苍劲有力的行书题词,整个碑体高耸入云,雄浑大气,简洁方正,庄严肃穆。

“桂店农民秋收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它点燃了革命火种,照亮了中原大地,在鄂豫皖革命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它开拓了革命胜利的道路,它用热血和生命表现了忠于党,忠于革命的大无畏的拼搏精神。”周党镇宣传委员沈艳春动情地说到。

近年来,为适应革命传统教育新形势,当地政府对纪念碑等遗址进行了再次改造维修,吸引了大批群众和学生前去参观学习,将革命精神发扬光大。

陈望楼里的阵阵枪声

桂店农民起义播下的革命火种,很快在十公里外的陈望楼蔓延燃烧。

1929年,罗南县委在周党桂店发起农民运动时,就提出要利用社会关系,大力发展党组织,扩大共产党力量。

陈望楼村村民陈端民、陈立民在党组织的号召下先后入党,并发展了陈敬高、房恒平等人入党,建立了陈望楼党小组。

党小组建立后,陈端民等人经常在该村独湾竹园开会商讨起义事宜。这块竹园长约三里,幽静隐蔽,不远处便是宽阔的九龙河,如遇危险方便逃脱。

每次开会,他们都在竹园中摆一张桌子,上面搁着麻将和钱,同时派人在竹园外站岗,如发现有人靠近,就咳嗽一声,大家便停下交谈,悠闲地打起麻将。

1929年冬,陈端民、陈立民等人组织赤卫队,将当地土豪劣绅陈厚甫的家团团围住,并公开宣布:“共产党领导的陈望楼农民暴动了,我们要打倒土豪劣绅,打倒国民党反动派,实行耕者有其田。”

陈望楼农民暴动的消息像风一样传遍了九龙河两岸,贫苦百姓奔走相告,地主劣绅预感末日来临,纷纷收拾金银细软,远走高飞。

当时陈望楼一带流传着一首民谣:“大土豪过了江(指逃到汉口),二土豪跑信阳,三土豪两面慌(指没有地方躲)。”

陈望楼暴动,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反动统治。不久,这里又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成为罗南革命根据地重要一部分,在罗山革命斗争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笔。

如今陈望楼村口处还有一座旧时的门楼,当年革命先烈们就是在这里吹响了反抗的号角。伴随着阵阵枪声,革命的星火在罗南大地上逐渐形成燎原之势。

英雄门下的无名烈士

沿着九龙河一路往上游走去,数公里处也有一座斑驳的门楼,这座门叫做“英雄门”。

据潘新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梁友园介绍,1945年10月,国共双方代表在重庆签署的《双十协定》墨迹未干,国民党就在中原地区集结了30万兵力,妄图歼灭活动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新四军第五师。

在国民党步步紧逼下,新四军五师主力发动桐柏战役,给国民党反动派以沉重的打击。为策应桐柏战役,10月10日,新四军第五师二分区第二十五团和罗山独立团攻打潘新店,以牵制国民党在罗山的驻军和地方反动武装。

“当时战士们裹着浸湿的稻草和棉被,从这块河道冲了上去,面对敌人的机枪扫射毫不畏惧。从早上七点一直打到夜晚九点,最终成功突破防守,拿下了潘新店这一兵家必争之地。”

遗憾的是,在这场战斗中,20多位年轻战士失去了生命。清扫战场时,部队和当地政府将烈士们的遗体就近合葬于潘新镇李堂村丁岗。1999年,中共潘新乡委员会在丁岗潘新烈士墓立碑一座,碑文为“革命英雄永垂不朽”。

一方热土,一片热血,英勇而无畏的革命前辈们抛头颅洒热血,在罗山县留下了一笔笔宝贵的红色财富。从土地革命到解放战争时期,罗山人民始终将“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进奋进、勇当先锋”的大别山精神牢记心间,为中国革命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英雄门”附近,有一家“英雄门照相馆”静静伫立在街道旁,与“英雄门”一样显得有些沧桑。也许多年后,这家照相馆早已换了主人,也不再叫“英雄门照相馆”。但是“英雄门”象征着英勇无畏、勇当先锋的精神早已被罗山人民牢牢记在心中,在新时期的发展道路上继续奋勇向前。

(映象网信阳新闻热线:0376-6880376,投稿邮箱:yxxy2013@126.com。 映象网“大象陪办”电话180 0371 9699)

 

文章关键词:罗山县,党史,红色传承 责编:王为

相关阅读 换一换

今日热点

羊山新区“青年夜校”——不卷课堂有年味儿~ 羊山新区“青年夜校”——不卷课堂有年味儿~

精品原创

罗山县公证处:公证+调解 多元解纠纷 罗山县公证处:公证+调解 多元解纠纷

读图时代

地市直通车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