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讯(大象新闻记者 吴彦飞 通讯员 郝昱玮 贾晗)在淮滨县三空桥乡集市上随处可见售卖彩绘泥塑玩具的摊位,这些摊位中摆放着造型各异、色彩艳丽的彩绘泥塑格外醒目,每件彩绘泥塑都留有气孔还可以吹出响亮的声音。
“哇,你快来看,这个泥叫吹看起来好特别,和其他常见的那种都不一样。”“我看看我看看,我也想要这个。”两个孩子相互争抢的正是郑金理所捏制的泥叫吹。
“小时候生了一场大病,后来腿就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行走了,那时候情绪很低落,好像看不到未来了,后来偶然间跟着村里人学捏泥叫吹,看着五颜六色的泥叫吹,心情也慢慢好起来了。”今年四十八岁的郑金理身残志坚,十八岁就跟着村里老手艺人学习捏制泥叫吹。三十年来,他认真钻研传统艺术,用心用情领悟艺术奥妙,他捏制的“十二生肖”、“四不像”、花鸟等动物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过去的泥叫吹造型单一,大多是小鸟、兔子等小泥玩,都是用石模翻制成形的,制作工艺也略为简单粗糙。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审美需求的提高,我就想着得丰富泥叫吹的造型和色彩,要做出点改变。”郑金理说道。与市面上多数泥叫吹不一样的是,他的泥塑彩绘用不同颜色的圆点勾勒出五彩缤纷的图案,寓意生活多姿多彩,圆圆满满,突破了传统“四叶花”彩绘图案,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得到许多专家们的认可。近些年,他的作品也多次在省、市乃至全国重大节会亮相,成为民间艺术的一颗奇葩。
2011年,泥叫吹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些年,泥叫吹还先后走进了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文明密码》以及《探索发现》等知名栏目,他们从泥叫吹的取土、捏制、晾晒到彩绘等过程进行了宣传全景式记录,让泥叫吹走进了全国人民的视野,其作为民间艺术品的价值被逐步发掘。
“我一年能捏一两千个,能挣个两万多块钱,各种造型都有,现在的年轻人都很喜欢,很多都买回去收藏。看着大家喜欢,别提我心里有多高兴了。”说到这里,郑金理很是开心。
近年来,淮滨县政府加大了对泥叫吹的宣传保护力度,成立了泥叫吹专业合作社,建立了传承人档案,积极组织传承人参加各类文化产业交流活动。谈话中郑金理表示,虽然泥叫吹传承难度很大,现在许多年轻人都不愿学习这门手艺,但会尽自己的努力,把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映象网信阳新闻热线:0376-6880376,投稿邮箱:yxxy2013@126.com。 映象网“大象陪办”电话180 0371 9699)
“以前天天往办税服务厅跑,现在坐在公司就可以申报缴纳税款,办税越来越轻松,真的是太方便了。”8月31日,淮滨县某企业会计郭女士说道。淮滨县税务局持续落实推进“互联网+税务”、“非接触式”办税。
日前,淮滨警方经过缜密侦查,成功捣毁一个专门针对老年人以销售膏药为由进而实施诈骗的系列流窜作案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两名,坚决守好百姓“养老钱”。
8月30日,由泰丰生物“解郁丸”独家冠名的“好眠传中国 幸福舞起来”2022全国艺术广场舞大赛南阳站完美收官。
自“深入开展‘三大’百日行动 全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活动开展以来,淮滨县政法委立足实际,坚持打防并举工作理念,建立走访联系机制,积极开展各类防范宣传,主动走访企业,问需于企,助企纾困,着力打造优质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护航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好,原、被告在核对调解笔录确认无误后进行签字。”沈小平法官在电脑屏幕前对原、被告说道。日前,淮滨法院马集法庭通过互联网庭审成功调解一起涉企金融不良债权追偿纠纷案件,使原、被告双方矛盾得以有效化解,获得当事人一致好评。
“现在,厂区周边的治安环境是越来越好了,上下夜班的工人安全又多了一份保障。”8月30日,淮滨县星辉纺织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这都得益于县委政法委聚力‘三零’创建 优化营商环境的结果”。
初秋的淮滨县期思镇,湿地夏日绿树成荫,行道树的圈红涂白、“一宅变四园”点缀、落羽杉栽植成带、路宅分离等微景观处处可见,美不胜收。
日前,淮滨县人民法院防胡法庭成功调解一起工程款合同纠纷案件,切实用高质量司法服务为优化营商环境贡献力量。
“多亏街道、社区处处为我们群众着想,让这个臭水沟变成小游园,往后我们可以在这打牌、叙闲话了……”8月29日,站在淮滨县桂花街道新村社区“旧庙”遗址正在建设的小游园旁,居民老李乐开了花。
近年来,淮滨财政局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助企纾困,强力提升政府采购指标等目标,开展多种方式帮扶企业,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