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九月初,淮滨县城乡大大小小的月饼加工生产店开始活跃起来,种类繁多的中秋月饼给即将到来的中秋节增添了不少喜庆。
9月7日,记者在该县新城区大棚街一家“老式月饼”店里看到,店内几位师傅正在不停地忙碌着,有师傅用掌心将饼皮慢慢地往上推,同时把馅料往下按,直至饼皮将馅料包裹住;有师傅将料按入选好的模具中,“啪啪啪”快速敲击模具左右两侧,最后正面向下一敲,一个有花纹、刻字的饼就落入盘中,就这样一个老式月饼就诞生了。看到他们娴熟的制作技巧,可以感受到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是一种享受,每一个动作都是一种传承。
采访中,记者得知月饼加工店的老板叫简洪俊,来自该县赵集镇。他和妻子在这里制作月饼已经有十多个年头了。多年的经验积累,简洪俊的月饼制作已经形成了自家的风格。其实,早在八十年初期,简洪俊夫妻就远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制作月饼,当时凭借好手艺、好人缘,他们在那里干了20多年。常言道:“在家千日好,外出一时难”。2008年,尝够在外酸甜苦辣的他们毅然选择了回家创业。
简洪俊制作的月饼以老式月饼为主,做工和用料极其讲究,口味为传统的配料,价格也不高,很受市场欢迎。
“月饼在制作时,面都是手工揉的。同时,做月饼最重要的是馅料,馅料的好坏决定了月饼的受欢迎程度。所以,我们家的手工月饼馅料大多数是自己制作的。比如豆沙、豆蓉就地取材,按照传统配方制作馅料,既保证了口感,也保持了原有的味道,且由于老式月饼里几乎不含水分,所以保质期较长。”简洪俊自豪地说:“吃过我做的老式月饼,人们都反映能找到儿时的感觉。”
五仁的酥脆,豆沙的香甜,莲蓉的绵滑,传统老式口味,就像是中秋月饼的灵魂,纵使新式月饼花样百出,却难敌老味甘之如饴。简洪俊告诉记者:“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一家人便开始为一年的月饼盛事做准备,从准备包装纸、原料到加工等每一道工序,他都要亲自过过眼。”
“除了老式月饼外,店里还有新式月饼,根据儿童小孩口味,加工生产的月饼也成为当下人的最爱。五仁、豆沙、莲蓉、枣泥儿……数十个品种。”简洪俊说。
苏东坡曾言:“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无论是老式月饼还是新式月饼,凭借传统的味道,精湛的手艺,简洪俊的月饼都会给顾客带来不一样的享受。
双黄白莲蓉、豆沙、五仁、水果馅……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月饼制作越来越趋向于机械化生产,月饼的口味也越来越多样化,其包装样式亦五花八门。而曾经由油纸包裹着的老式月饼,纯手工制作的月饼似乎已成为时代的记忆。( 邱彦文 符浩 郝昱玮)
“生活在这座城市,每天被城市发展深深感动着。”淮滨县城市民邢树超说,“回首20年前,那时的淮滨县城不足10平方公里,淮河绕城而过,地势低洼,外洪内涝,水患无穷。在这座‘水泽王国’内,竟挤满了4万居民,县城人口密度相当于南京城,成了群众戏言的‘围城’。”
时下,正值鸡头米丰产期,淮滨县期思镇唐营村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收摘鸡头米。从空中看,该村的鸡头米种植一片连着一片蔚为壮观。
顺着乌龙港,一路前行,一路高兴,水清岸绿景别致。9月6日,记者在淮滨县马集镇郭集林场看到,成排成行的落羽杉,错落有致,甚是喜人。
一声号令,项目启动。数台大型机械马达轰鸣,标志着新一轮淮滨县重点项目建设高潮再次拉开了序幕。
8月27日,记者在淮滨县谷堆乡图益村高标准粮田示范基地看到,成方连片的水稻,像一张巨大的绿色绒毯。55岁的该村种粮大户任行国,正在忙着给水稻喷药。
“老板,我预定的200斤芡实准备好了吗?”“还没全部脱壳,稍等片刻。”9月8日一早,走进淮滨县期思镇祁营村顺天芡实加工贸易市场,只听见一台台芡实脱粒机“隆隆”作响,前来收购芡实果的各地客商的车辆停满了市场周围,整个市场热闹非凡。
蓝天白云下,走在初秋的小径上,赏田野一片风光。9月3日,记者在淮滨县期思镇鸡皮塘沿农场看到,200亩海棠长势喜人,鲜红的果实挂满枝头,令人赏心悦目,垂涎欲滴。
“好甜,这无花果还是小时候的味道。29.9元三斤,直接从栏杆送货上门,我再要三斤,你们谁要?”“我要……”“帮我也订6斤,我家人都爱吃。”9月7日,几分钟时间,淮滨县顺河办事处的李女士成功地从网上预定了本县现摘的21斤无花果。
暑热散去,天气转凉,微风徐来,颇为心旷。9月7日一大早,记者来到淮滨县淮南湿地核心区,在那里成群白鹭鸟在湖上,或站着觅食,或飞翔嬉戏,羽毛洁白光滑,身姿轻盈柔美。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炽热的八月,记者驱车来到淮滨县谷堆乡杨湾村,该村400多亩莲花花开正艳,花、莲、叶相错相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