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信阳讯(记者 吴彦飞 通讯员 韩浩 朱丝语)“俺今年66岁了,腿又不好,去哪都要拄着拐,厂里为俺们着想,包吃包住。俺在二楼工作,就住在三楼宿舍,单人单铺两三个室友,有独立卫生间和空调,比在老家住着还得劲。”11月19日,在淮滨县产业集聚区山火服饰科技有限公司内,正在为衣服贴片的该县防胡镇路沿村建档立卡低保贫困户郑海水说。
今年51岁的唐开林,家住该县王家岗乡吴岗村,双腿2级残疾,一个人带着上高二的女儿。既要照顾孩子,又要打工挣钱,生活负担较重。“厂房离俺家近,每天骑着电动三轮车来回也比较方便。厂里照顾俺们,给俺们20多名残疾人分配的都是查片、点位、贴片的活,活不重,基本坐着就能完成,最低保障每月2800元。俺要好好干,让今年脱贫。”唐开林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郑海水、唐开林等这一特殊群体,只是该县产业集聚区转移就业的一个缩影。扶贫先扶志,“输血”不如“造血”。该县把转移就业确定为促进人口增收、改善贫困境况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该县产业集聚区建成区面积7.43平方公里,入驻企业145家,规模以上企业111家,成为贫困人口转移就业的主要平台。
为鼓励贫困户积极转移园区务工,该县产业集聚区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同等条件下,企业优先录用建档立卡贫困户用工;在产业集聚区务工的贫困户子女就学,享受城镇居民子女就学待遇,在园区内淮滨二中就读的,给予学费补贴;在县产业集聚区务工的贫困户务工人员,享受廉租房和公租房待遇,优先享受租赁补贴待遇,夫妻双方都在产业集聚区就业的,由产业集聚区提供夫妻套房,租金100元/月,水电费自理。单身职工由产业集聚区提供集体宿舍,象征性收租金0.5元/天;对新进入园区务工的贫困户,为确保其在培训期的生活保障,满三个月给予生活补贴600元;在乡镇建立扶贫车间,将企业内技术要求较低的生产环节,在乡镇建立生产车间,帮助贫困户劳动力家门口直接就业。
据了解,今年春节过后,该县产业集聚区招工办紧锣密鼓,压茬推进,开展绣花式帮扶,对有就业意向的贫困群众多方联系企业60多家,通过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单等多种形式,把岗位信息、扶贫政策第一时间传递给贫困群众。目前,该县产业集聚区已引导贫困户劳动力6000多人就业,使招工方和务工方能各得所需,实现互惠双赢。
(信阳新闻热线: 0376—6365159 邮箱:yxxy2013@126.com)
您好,我是淮滨!感谢您打开这份来自淮滨的邀请函,这是一封特殊的邀请函,
淮滨县城管局迅速行动启动 “春节模式”,结合单位职能,按照“保秩序、保畅通、促繁荣”的工作思路,迅速行动、精心组织,开展集中宣传、专项整治活动。
“志愿红”“环卫橙”“交警绿”“执法蓝”……1月30日,冒着丝丝细雨,一批批身着各色服装的工作者奔忙于淮滨每条大街小巷,为春节的到来保驾护航。
1月28日,淮滨县组织观摩新城西区重点项目,并对各重点项目推进情况进行了点评和任务交办。
1月28日,淮滨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赵军华在淮滨县委常委会议室主持召开全县黄砂整治工作推进会。淮滨县黄砂办、水利局、交运局、公安局等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自“创森”工作开展以来,淮滨县王店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同时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该乡党委书记吴晓玲、乡长吴帆等同志包村包点,苦战第一线,将王店乡创森工作推向高潮,一场轰轰烈烈的植树造林工作正在全面开展。
冬日空闲时,暖阳下漫步淮滨县淮河大堤上,放眼清澈透明缓缓流淌的一河碧水,没有了以往单调嘈杂采砂船只和拉砂货车来回跑起的漫天灰尘。“是俺县以‘三铁’精神重拳集中治理河砂,给我们带来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福利!”1月28日,淮滨县谷堆乡沙湾村村民黄治超自豪地告诉记者。
“今年的鳝鱼卖的真不错,是个丰收年!你看这品相好不好,都说‘冬日黄鳝赛人参’,这批鳝鱼俺打算挨着年根再卖,定能卖个好价钱。”1月28日,在淮滨县邓湾乡龙岗村国应养殖专业合作社的鳝鱼养殖基地里,一个个网箱依次悬挂在清澈透明的水面上,正在给鳝鱼喂食的“鳝鱼大王”龙国应笑逐颜开。
为进一步做好2019年春运春节期间老城区交通安全管控,缓解1月21日至3月1日期间交通拥堵,淮滨交警部门将进一步加大一线警力投放力度,每日早7时至晚19时在老城区人员、车辆集中点段和道路易拥堵点设置执勤卡点并加大巡逻管控力度,及时疏导分流车辆,避免出现长时间大范围交通拥堵,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出行安全、畅通。
日前,淮滨县2019年第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新闻发布会在行政新区会议中心电视电话会议室举行。淮滨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郑刚,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李辉出席了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