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信阳讯(记者 吴彦飞 通讯员 戴梯 汤红涛)位于信阳市浉河北岸的琵琶台公园是信阳新八景之一,青砖黛瓦间尽显都市文化底蕴,信阳市浉河区图书馆便坐落在此,每天前来借阅图书的市民更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点缀了浉河的人杰地灵。
杨秀芝老人便是浉河区图书馆的常客,与书为友,与阅读同行,这是对杨秀芝生活的写照。记者带着强烈的好奇,走进浉河区图书馆,不出所料,杨秀芝老人正在津津有味地读着书。
初见杨秀芝老人,记者丝毫看不出她已经82岁高龄,她的脸上神采奕奕,眼睛泛着光芒,都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杨秀芝老人还真验证了这句话。
杨秀芝出生于战火纷飞的年代,因为家庭贫困,杨秀芝十四五岁都还没上过学,但上学读书的梦想始终扎根于她的心中,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组织成立了扫盲班,求上进的她知道后非常高兴,立即报名加入了扫盲识字班。“那个时候不像现在,读书学习的机会很难得,我是把年龄改小了两岁才顺利进入了扫盲识字班,我也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用功刻苦的去学,当我从一字不识到能读出书本上的文章段落时,甭提我有多高兴了!”
杨秀芝老人爱怜地摩挲着手里的书,深情地告诉记者“书,就是前人总结出来的精华,读书,就是学习人家的精华智慧,开拓自己的眼界,开阔自己的心胸,让自己知书达理,让自己更有本事。”
“我最高读到了高中,当时我最爱看的书就是医书,因为我觉得治病救人是一件非常厉害也非常有成就感的事,通过读大量的医书,我也学到了很多治病救人的方法,直到现在我自己的身体有什么小毛病,我自己就能解决” 杨秀芝老人自豪地告诉记者。
如今,杨秀芝老人虽年过八旬,但只要图书馆不闭馆,她必然风雨无阻坚持读书,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也时时刻刻关心着老人,在她读书时,会为她倒上一杯热水,还为她设置了专用座椅和卫生间马桶,以便让老人安心舒适的读书。
浉河区图书馆副馆长朱婷告诉记者,杨秀芝老人求知若渴的精神劲儿着实让不少年轻人佩服。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阅读书籍量似有降低之忧,低头族很多,却多是“读屏、刷屏”这种碎片化的浅阅读。在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之际,杨奶奶风雨无阻前来读书的行为是对全民阅读最好的诠释,希望更多的人能让看书阅读成为我们不离不弃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
(信阳新闻热线: 0376—6365159,投稿邮箱:yxxy2013@126.com。 映象网“大象帮办”电话180 0371 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