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信阳讯(记者 吴彦飞 通讯员 刘畅)日前,罗山县朱堂乡隆重举办了《多彩朱堂》《朱堂喜子饭》的发行仪式。由朱堂乡党委、政府历经3年时间,倾力打造的第一部全方位反映朱堂现状和特色的汇编类资料书——《多彩朱堂》终于问世了!同时,由朱堂乡餐饮协会和乡食药所携手打造的朱堂乡自主餐饮品牌“喜子饭”也以画册《朱堂喜子饭》展现形式和大家见面了!
《多彩朱堂》启蒙于脱贫攻坚期,诞生于乡村振兴正酣时,在打造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为唱响朱堂生态旅游品牌,推动朱堂旅游做大做强,从推广和宣传的角度出发,浓缩朱堂于此书。该书收录了包括发展规划、自然风光、景区景点、特色产业、历史文化、人文风情、诗词歌赋、旅游精品等在内的十余个类别,深层次、多形式地挖掘了朱堂内涵和历史,全范围、广视角地展示了朱堂特色和亮点,是朱堂对外交流沟通、联系宣传的有效载体和“灵魂窗口”。
《朱堂喜子饭》介绍了该乡自主餐饮品牌“喜子饭”的历史由来、菜品简介、星级饭店、每一道菜的食材、配料、工艺流程和历史文化故事。“朱堂喜子饭”作为一种文化传统,承载着悠久的历史记忆,流传着浓厚的文化精髓,为响应乡村振兴时代的号角,该乡乡党委、政府以提升文化软实力为抓手,推介朱堂餐饮美味,打造自主餐饮品牌,做大做响“朱堂喜子饭”。依托当地人餐饮习惯和特色,深入挖掘全域餐饮历史文化和特色菜品,继承和创新传统工艺做法。通过评定星级饭店,制定行业规范标准,做到餐具、流程、服装、食材、菜单、价格“六统一”,让“朱堂喜子饭”真正成为朱堂餐饮业的一张“名片”。
近年来,朱堂乡紧扣“生态立乡、旅游兴乡”的发展战略,制定“一心二带三极”的发展思路,以高标准规划为引领,描绘乡村振兴宏伟蓝图。突出资源整合,借助朱堂好山、好水、好风光的资源优势,统筹农旅融合、文旅融合,注重用生态和文化涵养提升品质,推进多规合一、协同兼顾。
《多彩朱堂》和《朱堂喜子饭》的诞生已吹响了乡村文旅的新号角。下一步,该乡将计划申报“朱堂喜子饭”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探索发展中不断的传承乡村古朴的传统文化,以丰富的文化软实力全面助推乡村振兴。
(信阳新闻热线: 0376—6365159,投稿邮箱:yxxy2013@126.com。 映象网“大象帮办”电话180 0371 9699)
芳菲四月天,奋进正当时。4月26日,罗山县潘新镇泰岳田园综合体项目现场,机械轰鸣,彩旗飘扬,伴随着多辆工程车、挖掘机等大型机械的轰鸣声,全省2020年文化旅游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信阳市分会场开工仪式如期启动,擂响了罗山县文旅重大项目建设的战鼓。
芳菲四月天,奋进正当时。4月26日,罗山县潘新镇泰岳田园综合体项目现场,机械轰鸣,彩旗飘扬,伴随着多辆工程车、挖掘机等大型机械的轰鸣声,全省2020年文化旅游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信阳市分会场开工仪式如期启动,擂响了罗山县文旅重大项目建设的战鼓。
日前,省文化和旅游厅邀请部分国内知名民宿品牌创始人、民宿专家、企业家举办“民宿发展走进罗山”活动,并在罗山县召开“民宿发展走进罗山”旅游推介暨座谈交流会。
近年来,罗山县山店乡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为统揽,牢固树立“生态立乡”理念,着力通过“强基础、重整治、革陋习”三步齐走,全面补齐生态文明短板,切实推动全乡人居环境提升。打造了一批美丽乡村新亮点,拉开了乡村振兴战略新篇章。
“上了战场我能冲锋陷阵,回到农村我能创业致富。”徐有波说话铿锵有力,极富感染力。徐有波,罗山县山店乡高洼村人,一名80后的退伍军人,服役期间先后荣立三等功1次和优秀士兵嘉奖4次,6年的军旅生活铸就了他坚韧不拔的品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回到家乡后,他退伍不褪志,主动适应“战场”到“市场”的转变,积极创业,把带领乡亲脱贫致富当成新的“战场”,成为乡亲眼中的养殖“土专家”和致富“领头雁”。
为做好学前教育开学准备工作,提升全县幼儿园常态化疫情防控水平,切实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5月16日上午,罗山县召开了全县幼儿园复园演练现场观摩会。罗山县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郑传辉出席会议并讲话,该局领导陈平、吴勇参加了观摩活动。
田间少闲月,五月人倍忙。5月15日上午,河南省油菜机械化收获现场观摩会在罗山县子路镇兴津农机专业合作社近300亩油菜技术示范基地举行。
日前,针对我国疫情防控工作已经从应急状态进入到常态化防控状态,罗山县结合全县中小学校已全面返校复课的工作实际,把工作重点快速向防疫常态化与恢复教育教学秩序双项任务调整,努力实现疫情防控与返校复课双战双赢。
田间少闲月,五月人倍忙。5月17日,罗山县子路镇问津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绿肥示范基地格外热闹,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资源环境研究所和信阳市农业科学院联合主办的“河南省紫云英种子机收现场会”如期举行。
自2020年以来,河南省文明办、河南省妇联联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第二批河南省家风家教示范基地创建工作。经过积极申报、组织专家评审,在“5.15”国际家庭日到来之际,信阳罗山县铁铺镇何家冲村等30个单位被命名为第二批河南省家风家教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