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信阳讯(记者 吴彦飞 通讯员 蔡丽 胡才顺)初春的清晨,一缕阳光透过层层薄雾照在乡间的田野里,万物朦胧复苏,气温逐渐回暖,小龙虾悠游浅底,激活了一池春水。
3月16日一大早,潢川县踅孜镇八里村脱贫户刘永合在自家的虾田里忙碌起来,他游刃有余地从深沟中捞出一个个的地笼,望着点点收获,乐得笑开了花。
“在扶贫干部的指导下,我家从2016年开始养小龙虾,现在家里的8亩田,每年光养虾收益就2多万元,可以说自从我养小龙虾,才算真正脱贫了,过去‘瞎忙’手头紧,现在‘忙虾’有钱花。”老刘点着了一支烟,站在田埂边,兴奋之情写在脸上。
老刘一家3口人,小龙虾养殖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2018年他家光荣的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小日子越过越红火,还被镇里评为脱贫明星户。
如今,老刘正盘算着再承包5亩水田,扩大养殖规模。
近段时间,因受疫情影响,为减少人员接触,老刘总是天刚蒙蒙亮就来到了虾田:把损坏的沟渠维护一下,把该补养的虾苗投放一下,把去年留下的成虾收一下……
春天来了,像老刘这样每天早晨“忙虾”的贫困户全县还有6000多户。县里的几家加工企业,按照防疫要求,专门开通了绿色通道,点对点的回收农户的成品小龙虾。
“通过这几年的实践,群众对小龙虾养殖非常认可,今年我们将继续加大扶持力度,在原有扶持的基础上,在全省率先推出小龙虾养殖政策性保险,每亩保费90元/亩,养殖户自交18元/亩,财政承担72元,确保农户每亩收益不低于1500元。”县政府副县长胡冰说。
鱼米之乡的潢川县,水域生态良好,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大力发展小龙虾产业,对贫困户自养每亩补助400元,对苗种繁育基地每亩补贴500元,有效激发了群众的种养热情,全县养殖面积达到了35.8万亩,成为全省最大的小龙虾养殖加工基地县。“虾稻共作”扶贫模式成为了农民持续增收,群众稳定脱贫新引擎。
(映象网信阳新闻热线: 15503760000,投稿邮箱:yxxy2013@126.com。 映象网“大象陪办”电话180 0371 9699)
油菜花开满地黄,飘溢醉人浓郁香。近期,随着疫情稳控向好,潢川县张集乡杨集村一片一片的油菜花灿烂盛放,一眼望去像铺开在田间的金色画布,漫步在金黄色的花田中,令人心旷神怡,众多游客纷沓至来,“花海经济”大放异彩。
“现在俺们全村贫困户都在为各超市配送货忙得不可开交,红薯和地梨子(荸荠)都不愁卖了,这真得感谢县纪委驻村工作队,帮了俺们大忙了。”日前,正准备到凡鲜生网上超市配送红薯的潢川县魏岗乡程寨村贫困户晏永辉高兴地说。
“终于领到新课本了,孩子再也不用看电子教材了,学习方便多了。”日前,在潢川县伞陂镇中学,七(1)班王浩然家长从老师手中接过一袋新教材高兴地说。
3月4日12时30分,滞留在异乡50天后,来自安徽无为县张先生夫妇终于踏上了回家的旅程。他们不停地向车窗外的潢川县交通运输局的志愿者们招手告别,泪水盈满眼眶,不断地重复着:“还是好人多、善人多!”
“我的这个眼睛都坏了快三年了,现在好了,昨天做完手术,今天就能看清了,感谢党的好政策和各位专家。”10月12日,“复明16号”中国眼科流动手术车信阳站启动仪式上,来自潢川县付店镇的68岁老人刘行志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