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信阳讯(记者 吴彦飞 通讯员 郝昱玮 秦怡欣)5月21日,淮滨县期思镇任圩村的田野里,一处覆盖着“天罗地网”的田地格外引人注目。“那里是俺村人养殖的青蛙,这‘天罗地网’是用来防止老鼠、蛇、黄鼠狼、鸟等动物偷吃青蛙的。”该村村民张涛说。
带着看稀罕的心里,在村民张涛的带领下,记者找到该基地的负责人张明新。张明新今年39岁,17岁外出打工,做过小生意,包过工地。2018年,在浙江合作伙伴严革命的推荐下,了解到青蛙养殖的市场和前景后,决定将发展方向转向青蛙养殖业。
青蛙因其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当下逐渐成为大众餐桌上的佳肴。随之捕杀青蛙者,逐年攀升。野生青蛙是捕食害虫的“健将”,是人类控制害虫的得力帮手。有专家观测研究,蛙的食性很杂,既吃苍蝇、蚊子,也吃螟虫、蝼蛄、叶蝉、稻飞虱等害虫。每只青蛙一年捕食害虫可达15000余只。人工养殖青蛙不仅在保护生态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因其管理科学,减少了寄生虫和细菌的污染,更加干净卫生。
说干就干,张明新随即返回家乡,成立了明新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始了青蛙养殖。“养殖青蛙投入较高,一亩水塘青蛙苗成本在2万多元,且3天要消毒一次,4天要彻底换水一次,还要经常巡察防止各种天敌偷吃。”张明新父亲张玉明一边喂食一边说,“但是青蛙养殖无需太大面积,一亩水塘可放蛙20万尾,成活率80%,能收成品蛙3000斤左右,按照市场价25元,一亩水塘的产值即可达75000元,收益相当可观。”
“青蛙适应各种烹调方式,食用青蛙当下成为流行趋势,特别是大都市每天的市场需求量惊人。俺现在的产量还远远不够,俺计划将养殖面积增加到160亩以上。有规模才会有市场,期思镇水域面积大,适合发展养殖业,俺准备带领更多的人加入青蛙养殖行列,将这一行业做大做强,带领更多农民脱贫致富。”张明新对未来发展信心满满。
(信阳新闻热线: 0376—6365159,投稿邮箱:yxxy2013@126.com。 映象网“大象帮办”电话180 0371 9699)
春芽萌动,万物复苏。时下,正值春耕备播关键时期,为确保淮滨县88万亩农田丰产丰收,该县干群除了精心指导群众做好防护措施战胜“疫”情,还从农资运送、技术指导、气象服务等措施多管齐下,保障助力春耕生产。
12月29日,记者在位于淮滨县三空桥乡曹营村的金鸣养殖合作社里看到,一只只“雀之灵”或悠闲散步,或栖息于木架,胆大的还与人互动,引颈高歌屏羽突开……
“这是你们单位订阅的党报党刊,已消过毒,请查收!”3月3日,淮滨县气象局监测点工作人员王树珍再次收到邮政投递员投送的报纸。
“感谢办事处给与的帮助,我已顺利到达湖州,我们会配合这边的政府进行隔离工作。”淮滨县桂花街道市民胡先生在顺利到达目的地后给办事处工作人员发微信说道。
“请统计一下下批需要返岗的人员名单,我们将提前和本地相关部门及企业联系,尽快安排他们复工。”3月2日,淮滨驻上海外建党支部主动作为,积极协助开通点对点、一站式“返工直通车”。
“因为疫情现在无法出门,本来以为无法及时缴纳税费,没想到税务局推出了‘网上申领、邮寄配送’服务,不仅能够及时缴费,还减轻聚集风险,降低疫情传播风险,真是太棒了。”淮滨县谷堆乡村民王立说道。
“由于受疫情的影响,这里车进不来,商户进不来,我们车也走不出去,红薯马上就过了最佳销售期了,等到天一热,红薯一缺水分,出芽子,就要全部扔了,我现在种了500多亩红薯,是心急如焚啊,好在现在党和政府给我提供了很大帮助,联系了商超、电商,帮我解决了燃眉之急,非常非常感谢。”3月2日,淮滨县亮莉奇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万亮告诉记者。
全面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战“疫”打响以来,淮滨县王家岗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认真贯彻上级决策部署,一座座堡垒、一面面旗帜、一个个先锋迅速筑建起了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红色“长城”,一位位“逆行者”挺身在我们面前、奋战在防控疫情第一线。
城市小区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淮滨县房产管理中心第一时间对各个小区实行封闭管理,严格控制车辆,人员流动、聚集,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为广大业主筑起了一道生命与健康的“防火墙”。
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强力冲击了医院的第一道防线——急诊科。在这个与疫情短兵相接的前沿阵地上,淮滨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医务人员坚守岗位,加快了应对节奏,投身到预检分诊和急救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