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原创 > 正文

淮滨王继才:打造“蔬菜之乡” 助力乡村振兴

2019-06-21  来源:映象网

映象网信阳讯(记者 吴彦飞 通讯员  赵丽华 郝昱玮)日前,淮滨县谷堆乡绿博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内,农户们正在忙着栽种和采收蔬菜作物,一片繁忙。

“我今年种植有40多种蔬菜,现在正上市的有辣椒、土豆、洋葱、羊角脆菜瓜,你看这几车是运到超市的,那边正在装货的是外地老板订购的。再过一周,西瓜和玉米就可以出货啦。“正在指挥装车的绿博合作社老板王继才告诉记者。

“别看现在蔬菜种植已成为产业,十年前你来,那是另一番模样。“王继才回忆之前的情形,”我们谷堆土壤好,适宜种菜,杜营、涂营、刘营的菜全县有名,但蔬菜市场起伏波动大,农民利益得不到保障。“

2010年王继才去潍坊参观,决心改变本地管理粗放、品种杂而不精、无龙头企业带动的局面。

2011年在谷堆乡政府的支持下,王继才注册成立绿博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种植无公害、绿色、生态蔬菜产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的模式,打造自己的品牌产品。

刘营村村民王二娃实实在在尝到了甜头,本身有10来亩地,以前主要种芹菜、水稻等作物,收入低。“那时靠天吃饭,碰上好的时节,一年能收个一万多元,碰到天气不好,还会赔本。”王二娃告诉记者,现在不同了,改建大棚,种植的有合作社的招牌产品“水果黄瓜”,苏椒等,一年四季都有种的,再加上在合作社打工,一年收入能有4万元。“村里一家4个都在合作社干的,再种地,一年收入有20多万元。”王二娃笑着说自家收入算少的。

2019年,在淮滨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下,“淮滨蔬菜产业联盟”成立,总部设在绿博合作社,下设信息联络部、市场营销部、政策咨询部、科技指导部,共吸纳该县11个乡镇的33个种植专业合作及种植大户,设计蔬菜9838.7亩,带动贫困户766户。

“一亩园十亩田,一亩大棚蔬菜,年收益可达10000元以上。下一步,我们要在全县带动更多的人种植大棚蔬菜,规模降低成本,另外要打造更多自己的品牌,质量决定价格,这样才能带动更高的效益。”谈及以后的发展,王继才意气风发。

(信阳新闻热线: 0376—6365159,投稿邮箱:yxxy2013@126.com。 映象网“大象帮办”电话180 0371 9699)

文章关键词:淮滨 乡村振兴 责编:王为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淮滨: 迷迭香“长”出脱贫新希望

    日前,淮滨县芦集乡刘台村的迷迭香基地内,东边是几个工人正在育苗薄膜间来回穿梭,搭建大棚,另一边,几个贫困户蹲在郁郁葱葱的迷迭香露天基地里,精心侍弄着。

  • 淮滨:美丽孔雀让致富“频”开

    12月29日,记者在位于淮滨县三空桥乡曹营村的金鸣养殖合作社里看到,一只只“雀之灵”或悠闲散步,或栖息于木架,胆大的还与人互动,引颈高歌屏羽突开……

  • 淮滨:“蔬菜村”闯出了大名堂

    隆冬时节,万物萧条。而在淮滨县谷堆乡一排排错落有致的蔬菜大棚里,却是另外的一番景象:长长的辣椒、绿油油的芹菜生机勃勃。

  • 淮滨县召开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工作推进会

    12月27日,淮滨县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工作推进会在县政府一楼会议室召开。淮滨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郑刚出席会议。

  • 淮滨沙湾:村里来了加工厂 “铅笔板”书写脱贫

    “以前辛苦种地,一亩不过收入千元,村里开了加工厂后,我的收入翻了几番。上个月我干活半个月,拿到了工资2520元。”12月27日,淮滨县谷堆乡沙湾村永吉铅笔板有限公司内,贫困户黄志合拿着钱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今日热点

淮滨:抢抓机遇 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 淮滨:抢抓机遇 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

精品原创

小房间联通大世界 罗山法院互联网调解室率先配备"云上法庭"终端并投入使用 小房间联通大世界 罗山法院互联网调解室率先配备"云上法庭"终端并投入使用

图片新闻

地市直通车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