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信阳讯(记者 吴彦飞 通讯员 郝昱玮 赵丽华)“我是在单亲家庭长大的,父亲还常年患病,是陈老板把我送到外地学习技术,回来后还给我安排工作,现在一个月能挣5000元,还娶了媳妇有了娃,生活真是越过越好了。”淮滨县谷堆乡老关村贫困户符坤感激地说。
给符坤生活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的就是淮滨县恒滨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创办者陈松超。
12月17日,记者走进淮滨县恒滨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只见十几名工人正在生产线上有序的加工涂层、印花、过胶。
“窗帘、衣服上的印花,壁布、吊顶等装饰材料上的花纹,我们都可以生产。现在公司有烫金银膜、单彩模、双色膜、镭射膜一系列产品。”陈松超说。
上世纪90年代,20多岁的陈松超只身前往浙江绍兴打工,凭借着敢于闯的拼劲,他开了酒店、印染厂,当上了老板,一年利润可达千万。2017年初回家过年的时候,他看到老家的乡亲们还是靠种地为生,便想着在家也办一个厂,为家乡出一份力。
当年10月,陈松超投资3000万,在该县谷堆乡租了5000平方米的土地,建了两条生产线。一条生产设备一分钟可生产130米印花,一米均价1元~7元不等,全天24小时不间断生产,产品远销江浙沪、福建、广东,甚至是韩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年利润四千万。
现在陈松超的恒滨公司已带动谷堆乡24户32人脱贫,人均月工资达到3000元以上。陈松超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再投资5000万元,建设一个产业园,包括绣花车间、亮片车间、烫金车间、制衣车间等纺织鞋服上中下游生产线,带动更多人就业。
(信阳新闻热线: 0376—6365159 邮箱:yxxy2013@126.com)
夏日夜晚,记者走在淮滨县产业集聚区,但见厂房林立、灯火通明、织机轰鸣。
夏日夜晚,记者走在淮滨县产业集聚区,但见厂房林立、灯火通明、织机轰鸣。
三月桃花犹在眼,而今桃子压枝垂。6月8日,记者来到淮滨县王店乡下溃村桃园里,一个个鲜红的桃子或娇滴滴地藏在树叶后,或沉甸甸地高挂枝头,令人垂涎欲滴。
初夏时节,淮滨县蔚蓝色的天空下,处处涌动着金色的麦浪。当微风吹向脸庞,满是黍禾的香气......
5月28日,晨曦中的淮滨县饮马港码头,一船船弱筋小麦正从这里通江达海,码头货运繁忙,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近些年,该县积极发展临港经济,投资7600万元建成的淮滨港一号码头,有500、300吨级泊位各2个,码头设计年吞吐量为125万吨;沿淮建有200多个船台,具有年产500艘钢质货运船的生产能力,在淮滨福地加速临港强县步伐。
许老板,俺想要20斤驴肉,你下次杀驴的时候一定要给俺预留哈!”“估计要下下次了,明天的驴肉都已经预定完了,下次一定为你预留。”5月25日,在淮滨县龙泉路小毛驴驴肉馆内,店老板许将一边与客户通话,一边熟练地在订购单上记录下客户的信息。
初夏时节,骄阳似火,热浪滚滚,但比天气更火热的是信阳淮滨港临港经济区项目建设现场。5月22日,记者在淮滨县信阳淮滨港项目建设工地,只见机声隆隆、人影匆忙、干劲正酣……
硬毫、兼毫、软毫…5月18日,记者来到淮滨县防胡镇熊寨村的同心笔业制售厂内,看到展示厅中挂满了各式各样的毛笔。琳琅满目,目不暇接。
万物生长之季,连空气都是果香味的。5月13日上午,记者在淮滨县新里镇王角村看到成片成片桑叶碧绿青翠,颗颗饱满的桑葚点缀其中,让人喜不自禁。
初夏时节,淮乡大地微风和煦、暖阳照人。在位于淮滨县新里镇陈围孜村的联众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金银花基地里,260多位村民有说有笑采摘金银花,撒了欢儿的蜜蜂在空中飞舞,人与自然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