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讯(记者 吴彦飞 通讯员 陈耀东 金正义)退役不褪志,退役不褪色,奋斗是人生中一段卓越而不平凡的主旋律,需要用心灵和智慧去争先进位,需要用勇气和奉献去谋出彩,他用自强不息的创业经历和回馈社会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军人的使命和担当!
他就是汪元森,从部队退役后便投身家乡建设,现任光山县紫水街道党工委委员、和平街党总支书记、姚围孜街党支部书记。和平街、姚围孜街位于光山县南城核心区域,是光山县实施“拥河发展”战略的主阵地之一,两个居委会辖区面积近7平方公里,辖31个村民组,常住人口近4万人,社区干部16人,党总支1个,党支部5个,党员169人。近年来,汪元森牢固树立以高质量党建促进高质量经济发展理念,通过抓班子带队伍,不断夯实基层党建基础;通过抢抓县委县政府实施官渡河区域综合治理和“拥河发展”战略机遇,不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以脱贫攻坚为引领,不断发展民生事业,辖区政风民风持续向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尤其在推进县委县政府重点项目建设中,汪元森坚持公平公正公开,依法依规“一把尺子量到底”,积极向群众讲政策、讲道理,实现了辖区内40余个项目和谐圆满的征地拆迁及建设,其中重点项目就有20多个,其本人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高度赞扬,先后获得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全国“中华孝亲敬老之星”、河南省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信阳市首届“五四青年奖章”、十大优秀青年企业家等荣誉称号。
抓党建促提升,基层党建基础日益巩固。为加强社区规范化建设和党风建设,汪元森从规范社区管理和资料档案管理上入手,在建立健全社区发展长效机制上下功夫,积极探讨居民议事制度和民主监督制度,在党建学习上保持积极性和先进性,通过组织社区党员群众召开座谈会、观看纪录片、到红色示范基地参观学习等形式,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同时,注重发挥先进带动作用,以和平街的优势带动姚围孜街的发展,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消除党建空白点;创新管理模式,实行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三位一体”新型管理机制;搭建党员活动平台,为基层党员活动提供阵地;抓管理,听民意,积极推广“四加二”工作法,坚持“四议两公开”,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有效凝聚各方力量。在提高党员干部服务工作、服务群众的水平和质量的同时,着力解决好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等突出问题,由此营造人心顺、正气足的良好政治生态,从而有力地保证了各项重点工作的顺利完成。汪元森不仅自己垫款还清了拖欠的村组干部工资和部分群众欠款,还多方筹措资金,购置房屋建设社区综合服务平台,有力地提升了居委会服务社区群众的硬件水平,其“领头雁”作用和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也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发挥。
抢机遇抓发展,依法依规促进项目落地。近年来,先后20多个重点项目在其辖区落地,共拆迁300余户、近2000余间房屋近4万多平方米,征地600余亩,涉及范围广、人员层次结构复杂,各类矛盾突出。汪元森带领两委班子坚持依规依法办事,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对工作全过程监督,坚持事先事后及过程公示公开,基本实现和谐有序征迁。辖区先后建起了沙滩公园,修通了滨河北路,打通了二环路、九龙中路等卡脖子路,惠民小区、百泰京城、东方名都、滨河新城、盘龙城、新西亚生活广场等一系列重点项目扎根落地结硕果,成为光山南城建设的亮丽名片。在沙滩公园,仅用了不到1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征地60亩,拆迁夜市摊、农家饭庄、临时房等18户5000余㎡;在九龙中路,仅用了38天就完成拓宽改造区域主路面38户近7000㎡的房屋拆迁任务;在常湾棚户区改造中,仅20天就实现52户交钥匙等等,这一系列的“不可能”变成“可能”,都离不开汪元森的加班加点,呕心沥血。
办好事做实事,辖区民生事业日益发展。汪元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始终将社区经济发展、群众富裕放在心上,真正做到了立足民意、为民谋福,立足实际、谋划长远,实现了社区经济从无到有,从有到强,民生事业更是得到了日益发展。在汪元森的带领下,通过曾围孜居民组、和平街六组、五小等项目顺利完成改造以及背街小巷“脏乱差”治理、卫生治理、千家堰治理等项目,不仅方便了附近居民的生活和学习,更为建设美丽南城作出了贡献。鉴于社区里下岗职工和闲散劳动力大部分没有一技之长的实际,汪元森想方设法腾出数间办公房,免费开办了羽绒裁剪和花卉苗木种植培训班,分期免费培训社区下岗职工和富余劳动力1400余人,变“输血”为“造血”。为解决辖区被征地残疾人就业和生活出路问题,他筹资16万元,帮助残疾人熊光成组建了“和平街残疾人事业发展中心”,解决残疾人就业28人,如今他们经营的残疾人洗车城生意十分红火,日子越过越好。
冲在前勇当先,科学防控加快复工复产。近几个月来,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各行各业、各条战线迅速筑起了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发起了疫情防控的阻击战!面对疫情,汪元森用自己的积极行动,用心、用力、用情积极服务于疫情防控,发挥一名党员,一名退役军人的社会担当,展露军人的最美风采,更是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为了做好人员防控工作,在光山县实行办理居民临时通行证的工作中,他率先推行了“上门服务”的方法,很大程度避免了群众大量外出和交叉感染的风险。为了做好大社区、无物业小区和单栋楼的管理工作,汪元森组织辖区街组干部、党员、志愿者对居住户、租房户信息进行详细普查,绘制区域网格地图,做到户定位、人定户,这些数据的采集、归纳,为当前的疫情防控及下步辖区精细化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全国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时,防疫物资出现了严重紧缺,汪元森甘当后勤保障的奉献者,他自掏腰包向紫水商会“医疗物资爱心捐赠”活动平台捐款2万元,用于购置防疫物资。同时,为了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他还为辖区13个卡点购置了口罩和消毒液,为一线加班的工作人员准备了方便面、火腿肠等物资。3月2日,在紫水党工委深入开展“捐赠活动”时,他又带头捐款8000元,同时,他出资带头封闭缩减了12个巷道口,规范了人员防控管理秩序。为了打赢这场“战役”,他前前后后捐款捐物达5万元。疫情稍微得到控制后,为了实现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两手抓,汪元森带领街干部深入到各项目现场了解项目建设实际情况和复工复产的意愿,与施工方一道制定复工复产工作方案。在这次防控中,汪元森充分表现出了“紫水不怕抗疫难,不破新冠终不还”的决心和勇气!更彰显了他的军人魄力!
是他,在不同的角色上建功立业,永葆军人本色;是他,汇聚成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如今在汪元森的带领下,和平街、姚围孜街已是一湾碧水洗云天,十里画廊秀两岸,和平街和姚围孜街全体干部群众都倍感和谐幸福的珍贵,他们将继续朝着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平安、活力的新社区阔步前进。
(映象网信阳新闻热线:0376-6880376,投稿邮箱:yxxy2013@126.com。 映象网“大象陪办”电话180 0371 9699)
近年来,光山县寨河镇以产业兴旺为突破口,以产业扶贫为主渠道,充分发挥“特色产业+合作社+贫困户”引领作用,依托充裕的劳动力资源,大力实施“一村一品”工程,推行“政府作引导、基地作示范、贫困户作股东、种植户作产业”的产业扶贫新模式,促进了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深度融合,做到了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同步推进。
春已满、夏将至,骄阳似火,拂面微风多了些许燥意!但丝毫阻挡不了游客们亲近大自然的脚步。
“警察同志,多亏你们一路护送,为我爱人争取了宝贵的治疗时间,我代表全家衷心感谢你们!”5月6日上午10时许,光山县城居民吴某将一面绣着“乐于助人显真情,品德高尚暖人心”的锦旗送到光山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城关中队,怀着激动的心情向在场的民警一再道谢。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远离城市喧嚣,回归多彩田园!4月28日上午,克服疫情影响,历经3个多月的筹建,光山县君实菜园迎来了开园后的第一波“菜农”。游客们携家带口,来到光山的“城市菜园”,体验一把乡野农耕之趣。
4月15日,光山县文殊乡东岳村文化广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该县举行的第五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吸引十里八乡群众一大早赶来观看。
“妙龄少女著黄装,浓浓相宜四野香”。又是一年春韭绿,又是一年菜花黄,位于光山县境内的仙居国家农业公园的万亩油菜花迎风盛放。巍峨耸立的独山脚下,一望无际的金色花海把春天的原野装扮的格外绚丽。
2020年自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上下一盘棋,与时间赛跑,同病魔抗争,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战斗,疫情防控取得持续向好的重要成果,向世界彰显了“越是艰险越向前”的中国力量,也让广大学子感知到来自国家和民族的力量。一场疫情,一次考验,一堂大课。返校复课后,光山五小把灾难当教材,组织少先队员长效开展“讲述记‘疫’中的故事”系列活动,引领少先队员与祖国共成长。
位于光山县马畈镇徐寨村的光山县阳光中学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也是光山县第一所民办学校,现有师生2000余名。
为了落实全市基层社会矛盾纠纷联调联处工作会议精神,发扬“枫桥经验”,6月12日,由光山县司法局承办的第二期专职人民调解员培训班在司法局六楼大会议室正式开班,参加此次培训的有县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员、县诉调中心人民调解员、各乡镇专职人民调解员及部分司法所负责人,共计70余人,培训由该局党组成员黄琴主持,光山县司法局党组成员、工会主席李庆做了开班动员讲话,此次培训旨在提升全县专职人民调解员业务能力,为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