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信阳讯(记者 吴彦飞 通讯员 赵丽华 郝昱玮)“你看你只要在刺绣机前铺布拉线,机器上下摆动,一幅一米长的绣布没一会儿就可以绣满图案。”日前,在淮滨县产业集聚区河南恺越绣品有限公司内,记者看到在机器的轰鸣运作下,一朵朵花开富贵的牡丹便跃然布上。
凯越绣品公司的老板叫高炳礼,谷堆人,1962年生,之前在家做屠宰生意。2005年去杭州打工,发现相比人工刺绣,电脑刺绣速度快,是人工刺绣的几百倍,而且可以在传统面料上添加各种合适的图案花样,做出来的效果均匀整齐,立体时尚。窥探商机,高炳礼便用在家积攒的钱购置了2台电脑刺绣机。
“我在杭州业务有平绣、花边、水溶,商标,一天可生产70米,一米的价格4元—30元不等,除去人工、电费等,一天一台机器获利700元不成问题。“ 每年可盈利50万的高炳礼在2010年又扩大了规模,购置了8台机器。
富裕起来的高炳礼想着要给家乡的父老乡亲们做点事情, 恰逢2018年淮滨县相关领导到杭州开招商大会,承诺给予返乡创业人士配套厂房、减免水电费,帮助招聘工人,技能培训补贴和产业奖补等政策措施,便一拍即合,回家创业。
同年,高炳礼在产业集聚区有了3000平方的厂房,购买了20台机器,聘请了20名员工。同为老乡的周玉燕以前跟着高炳礼在杭州干,在他返乡后,也欣然回到了家乡。“以前没办法,家里没厂,只能背井离乡,这下好了,回家干活了,工资还不少拿,一个月6000多。“
在淮滨县城租房照顾孩子上学的张瑞萍,在厂里负责挡车,良好的环境和优厚的待遇,让她感到很满足,“在家待着也没有事,现在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在这里刺绣,每个月5000块钱,增加了我家的收入。”
“现在我们的产品主要销往石家庄、义乌、南通以及非洲等地,年收入可达400多万,下一步,我们县里的淮绣园在2019年年底建成,到时我会在那扩大规模,同时吸引更多我在浙江发展刺绣的朋友,为家乡做贡献。“提起下一步,高炳礼表示将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促进家乡刺绣产业的发展。
(信阳新闻热线: 0376—6365159,投稿邮箱:yxxy2013@126.com。 映象网“大象帮办”电话180 0371 9699)
12月29日,记者在位于淮滨县三空桥乡曹营村的金鸣养殖合作社里看到,一只只“雀之灵”或悠闲散步,或栖息于木架,胆大的还与人互动,引颈高歌屏羽突开……
“17年前我们是被保护的幼苗,现在换我们为家乡遮挡风雨”淮滨县法院工作人员沈雪蕾说。90后沈雪蕾是最早向党组织报名参加防疫工作的人之一,她的丈夫同样也已经投入到其单位的疫情防控一线。尽管她舍不得离开年幼的孩子,但是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沈雪蕾告诉懵懂的孩子:“妈妈是共产党员,紧要关头要第一时间顶上去。”她将孩子暂时交给爷爷奶奶照料,主动站到了防疫一线,与其他同志们一起守护广大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这本新冠肺炎宣传手册好,知识面广,作用很大。内容漫画科普,我那小外孙一看就懂,现在他经常给我们说‘外面有病毒,不要出来,要怎么怎么做……’。”淮滨县滨湖办事处居民王长江说。
己亥末,庚子春。新冠肺炎疫情席卷荆楚大地,并迅速向周边地区蔓延,严重威胁着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随着疫情形势逐渐严峻,医护物资一度陷入紧缺状态。
“不能聚会,聚餐,不出门,少走动,多在家里开展健康锻炼。”连日来,淮滨县邓湾乡组建的巡逻队、13个村成立的44支巡逻队统一着袖标全天候不间断巡查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将疫情防控知识、严禁事项、疫情防控政策等宣传到每家每户。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淮滨县各级政府机关及众多企业单位和个人都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中,上下一心, 众志成城,共同筑起抗击疫情的钢铁防线。
疫情就是敌情,抗疫就是战斗。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淮滨县人武部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和头等大事来抓,多次召开会议传达上级指示、分析研判形势,全面彻底摸排情况、坚决落实封闭管理、严格实行隔离观察,积极参与驻地防护知识宣传、无主社区人员排查、日常洗消灭毒等工作。
“今天天气多云,最低温度3℃,最高温度17℃,东风3-4级……”读取测量计、填写记录表、向上级部门报送数据,2月19日一早,淮滨县气象局工作人员刘蓓蓓、任可可又开始了一天的气象观测工作。
“妈妈,我在家能够照顾好自己和弟弟了,我还学会做饭了,等你回来时,我做给你吃!”2月19日晚上9时许,正在执勤的刘露接到儿子的电话后,眼中的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