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原创 > 正文

信阳平桥区李克胜:从“李困难”到“李脱贫”再到“李幸福”

2019-11-26  来源:映象网

映象网信阳讯(记者 吴彦飞 通讯员 米洁 马晓宇)他,是贫困户,但不甘于贫穷,没有颓废,一直靠着自己的双手为家人打拼。

他,勤劳、能干,没有“等、靠、要”的思想,靠着自己的土地和双手,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他,懂得感恩,现在他是一名脱贫户,他说他要当“李幸福”。

他叫李克胜,平桥区邢集镇高庙山村小黄庄村民组的一个普通农民。前些年,远近乡邻却只知道他叫“李困难”。

年逾七十的李克胜和妻子张娜倮一起生活。张娜倮是云南人,腿脚不便,只能做些轻便的农活。老两口育有一女又远嫁外地。李克胜生在世代农民的家庭,除了埋头种地,没有其他致富的门路,日子紧紧巴巴没有盼头。李克胜打趣着给自己起了“李困难”这个绰号,并用粉笔在自己家大门上写了下来。

几年前,初次面对扶贫工作队员的时候,李克胜夫妇都报以冷淡甚至不信任的态度,觉得所谓的帮扶工作就是“一阵风”,走走过场搞一下形式就结束了。根本就没有脱贫的信心,更加没有致富的意识,从来没有想过能靠自己的努力过上好日子。

面对其一家的不解与质疑,高庙山村扶贫责任组和帮扶责任人拿出了“干货”:安全饮用水免费安装入户,解决了以往吃水难题;住房外墙立面粉刷、房顶加盖彩钢瓦、更换门窗,保障了住房安全问题;配套了桌椅、衣柜、橱柜,改善了生活环境。为张娜倮办理低保、残疾证、慢性病卡,减轻了就医负担。同时,李克胜还享受到信育园企业带贫产业分红、2+N产业分红、自主发展产业奖补等政策。帮扶单位还帮助李克胜介绍了矿山看场、企业零工等工作,让他能在农闲时也增加点收入。除物质上的帮助,大家也从精神上给予他开导和鼓励,和他谈心,给他讲身边的致富典型的故事。

在大家的鼓励和帮助下,李克胜慢慢转变了观念,不再消沉埋怨,开始敞开心扉,给大家讲他这些年的心酸事,还说:“我觉得现在有些信心了,我加油干干吧!”。

一次入户走访,正赶上李克胜夫妇推着满满一架子车粮食要去镇上卖。雨后初晴,慢上坡加上道路泥泞,车子侧翻在出门不远的路边。

帮扶责任人区应急管理局郑锋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回到单位,他向领导汇报了这一情况。随后,局党组和驻村工作队研究后决定,多方募集资金,说服一位善心企业家为李克胜修了一条“生产路”。

李克胜的家住在高庙山的北山坡上,而小黄庄的整个村子都在山坡南面,所以“独居”的李克胜家多年来都没能走上村子的水泥路。是时候赶紧解决这个难事了。

好!说干就干!今年九月,长约700米的李克胜“专用生产路”开工了。2019年10月4日是道路完工的日子,李克胜用一根树枝将这个难忘的日子写在了路边。一串清晰的数字随着水泥的凝固,也深深地烙在了李克胜的心里。李克胜激动地说:“路修好了,我心满意足了。以后干活拉粮都不愁了。明年,我还要多种点地,多卖点钱。”说话间,李克胜套了牛车就往地里走,浑身充满了干劲。

高庙山村11月份人居环境评比活动开始了,该镇村干部一行再次来到李克胜家“检查卫生”。大家惊喜的发现,大门上的“李困难”不见了,改而代之的是工工整整的“李脱贫”。

看见有人来,正在清扫院子的李克胜放下扫帚迎了出来,他有点不好意思的解释道:“政策好,我的生活也变好了。我年纪大了,又没有技术,‘三保障’把啥都解决了,我不困难了。2018年底我也脱贫了,我现在心满意足了!”

李克胜还细细地给自己算了一笔账,每年种地能收益三千块左右,加上低保、养老金、产业分红和打零工能有五千左右的收入。“往后,我再多挣点钱,争取能买个电动小三轮,把这个破架子车给换了。我还能再多拉粮食多干活,再以后我就要叫‘李幸福’了。好日子真的是干出来的!”。

谈起以后的生活,李克胜的话语里多了许多憧憬、坚定和自信。

(映象网信阳新闻热线: 0376—6365159,投稿邮箱:yxxy2013@126.com。 映象网“大象陪办”电话180 0371 9699)

文章关键词:信阳 平桥区 脱贫 责编:王为

相关阅读 换一换

今日热点

淮滨:抢抓机遇 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 淮滨:抢抓机遇 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

精品原创

小房间联通大世界 罗山法院互联网调解室率先配备"云上法庭"终端并投入使用 小房间联通大世界 罗山法院互联网调解室率先配备"云上法庭"终端并投入使用

图片新闻

地市直通车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