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原创 > 正文

淮滨:丹参落户小乡村 地里种出“金疙瘩”

2019-05-21  来源:映象网

映象网信阳讯(记者 吴彦飞 通讯员 郝昱玮 朱丝语 )“张老板请俺管理丹参种植基地有一个多月时间了,虽然辛苦点,但每天有70元收入,让俺在家门口打工既能挣钱又能照顾家里的老小。”5月21日,在淮滨县谷堆乡杜营村梦香园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丹参种植基地里,一棵棵丹参幼苗整齐划一的栽植在土地里,10多位村民正手拿镰刀,割除丹参地里的杂草。

今年54岁的负责人张建年轻时长期在电业局从事线路安装工作。一次事故受伤后,长期赋闲在家。经安徽亲戚介绍了解到丹参种植的前景后,敢想敢为的张建在杜营村流转土地400多亩,搞起了丹参种植。

据了解,丹参又名赤参、红根,具有养血安神的功效,是活血补血的传统药材之一。丹参种植属当年投资见效的短、平、快项目,因其独特的生长惯性,在市场行情不太景气的冬天可以暂不收割,在次年收割时,生出的种子也可以卖钱,种植前景好。

“丹参一亩地投资不到500元,产量在3000斤左右,烘干后能得600斤左右的干参,干参一斤最低8元,最高可达28元,按照最低收购价来算一亩地赚个5000元不成问题。俺和朋友是两个种植基地一个销路渠道,他在固始那边的600多亩种植基地去年种植效益很好。”张建掰起手指算起了收益账。

“家里有三个小孩,负担大。俺和家属都在丹参基地干活,活简单,俺家属有点轻度脑瘫,反应迟钝,也不影响干活,两个人一个月能挣个三四千,还是挺不错的。俺发现丹参种植比种麦种稻强多了,等有了经验,俺准备在自家地里也栽种一些。”正在为丹参施肥的贫困户杜才强说。

目前,该公司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发展丹参种植,通过参与种植统一回收和务工赚取劳务费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增加收入。据介绍,丹参种植需要的劳动力多,整地、施底肥、起垄、盖膜、移栽秧苗、除草、挖丹参等都需要人工。400亩地的丹参,忙时一天用工量可达160人以上,极大的解决了在家农户就业问题。

“家有梧桐树,自引凤凰来。只有将丹参作为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才能赢得更大的市场。下一步,公司将带动更多的贫困户一起加入丹参种植的队列,将种植规模发展到2000亩以上,带领大家共同奔赴小康路。”张建如此规划着未来。

(信阳新闻热线: 0376—6365159,投稿邮箱:yxxy2013@126.com。 映象网“大象帮办”电话180 0371 9699)

文章关键词:淮滨 致富 脱贫 责编:王为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淮滨:公安无人机“出征”抗疫添"神兵"

    为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充分发挥科技在疫情防控中的支撑作用,淮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果断决策,及时为该县公安局购置了一批警用无人机,迅速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 淮滨县多措并举备春耕

    春芽萌动,万物复苏。时下,正值春耕备播关键时期,为确保淮滨县88万亩农田丰产丰收,该县干群除了精心指导群众做好防护措施战胜“疫”情,还从农资运送、技术指导、气象服务等措施多管齐下,保障助力春耕生产。

  • 淮滨:美丽孔雀让致富“频”开

    12月29日,记者在位于淮滨县三空桥乡曹营村的金鸣养殖合作社里看到,一只只“雀之灵”或悠闲散步,或栖息于木架,胆大的还与人互动,引颈高歌屏羽突开……

  • 淮滨:拧紧开学疫情防控安全阀

    日前,淮滨县实验学校召开了开学工作筹备和疫情防控培训会,会后进行了开学工作实操演练,拧紧开学疫情防控安全阀。

  • 港城淮滨春盎然 淮河滩上茶亦香

    最是景美四月天,淮河滩上品毛尖;滨城产茶哪里有,邓湾罗营河岸畔。

今日热点

淮滨:抢抓机遇 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 淮滨:抢抓机遇 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

精品原创

小房间联通大世界 罗山法院互联网调解室率先配备"云上法庭"终端并投入使用 小房间联通大世界 罗山法院互联网调解室率先配备"云上法庭"终端并投入使用

图片新闻

地市直通车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