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信阳讯(记者 吴彦飞 通讯员 朱丝语 秦怡欣 郝昱玮)“这些紫苏叶现在就可食用,等它再长大些我们会全部采收,只需要经过3个小时的烘干脱水就可以在市场上销售。”7月9日,在淮滨县三空桥乡刘圩村锦明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紫苏种植基地内,工人们正在为地里的紫苏除草,一阵阵紫苏的清香迎面而来,让夏日沉闷的空气平添了丝丝沁人心脾的舒适感。
紫苏被称为“血管的清道夫”和“陆地深海鱼油”,具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延缓衰老等六大功效。随着紫苏食用、药用、保健功效的日益凸显,市场需求量不断増大。负责人刘明洋凭借多年中药草市场摸索的经验,把试种目标投向了紫苏叶,开始了紫苏规模化种植。
“紫苏属于播撒种植,操作简单,生长周期短,一般3个月即可采摘,叶片可达巴掌大小,主要作为佐料、中药出售,市场波动较小。家乡土质适合紫苏生长,我在家里搞‘试验田’,既能为合作社开辟新的发展渠道,又能带动乡亲们致富增收,何乐而不为。”刘明洋介绍说。
“俺在紫苏基地打工,主要负责拔草和采摘,农忙时不来,闲时过来上工,工作时间比较灵活,工资日结,根据工种一天60-80元不等,一个月收入个一千元以上不成问题。有时摘几片叶子带回去煮鱼,腥味尽去,味道鲜美,再喝上一两小酒,感觉生活惬意极了。”正在除草的工人孙培明心满意足地说。
目前,该合作社共种植紫苏60亩,一亩地可采收紫苏叶500多斤,4斤半湿叶可烘干出1斤干叶,市场收购价14元一斤,3个月就能挣个小十万。
“现在规模还小,卖的也只是原料级的初级产品,等过几年规模上去了,公司将引进紫苏初级产品提纯及加工生产线,在拉伸产业链、提高紫苏种植业效益,带领更多的乡亲通过种植紫苏致富。”刘明洋信心满满的说。
(信阳新闻热线: 0376—6365159,投稿邮箱:yxxy2013@126.com。 映象网“大象帮办”电话180 0371 9699)
5月28日,晨曦中的淮滨县饮马港码头,一船船弱筋小麦正从这里通江达海,码头货运繁忙,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近些年,该县积极发展临港经济,投资7600万元建成的淮滨港一号码头,有500、300吨级泊位各2个,码头设计年吞吐量为125万吨;沿淮建有200多个船台,具有年产500艘钢质货运船的生产能力,在淮滨福地加速临港强县步伐。
5月27日下午,在淮滨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淮滨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代院长张楷永同志当选淮滨县人民法院院长并宣誓就职,法院工作报告获全票通过。
许老板,俺想要20斤驴肉,你下次杀驴的时候一定要给俺预留哈!”“估计要下下次了,明天的驴肉都已经预定完了,下次一定为你预留。”5月25日,在淮滨县龙泉路小毛驴驴肉馆内,店老板许将一边与客户通话,一边熟练地在订购单上记录下客户的信息。
初夏时节,骄阳似火,热浪滚滚,但比天气更火热的是信阳淮滨港临港经济区项目建设现场。5月22日,记者在淮滨县信阳淮滨港项目建设工地,只见机声隆隆、人影匆忙、干劲正酣……
硬毫、兼毫、软毫…5月18日,记者来到淮滨县防胡镇熊寨村的同心笔业制售厂内,看到展示厅中挂满了各式各样的毛笔。琳琅满目,目不暇接。
万物生长之季,连空气都是果香味的。5月13日上午,记者在淮滨县新里镇王角村看到成片成片桑叶碧绿青翠,颗颗饱满的桑葚点缀其中,让人喜不自禁。
初夏时节,淮乡大地微风和煦、暖阳照人。在位于淮滨县新里镇陈围孜村的联众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金银花基地里,260多位村民有说有笑采摘金银花,撒了欢儿的蜜蜂在空中飞舞,人与自然和谐......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俺们村变化可大了。2017年,我村获评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2019年12月又获得了‘国家森林乡村’荣誉称号。”5月6日,在淮滨县林业局刚刚拿到奖牌的邓湾乡徐门村村支部书记王继然见到记者激动地说。
循着历史轨迹,挖掘沿途的美。5月3日,记者来到淮滨县张庄乡九里村,见到了集红砖、水泥、钢筋于一体的拱桥式张庄大渡槽。“新打的大旗两面光,东栽杨柳西栽桑;东风一刮桑吃柳,西风一刮柳吃桑。”在现场,九里村村干部黄旭彬见到记者,回忆起儿时传唱的童谣。
为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充分发挥科技在疫情防控中的支撑作用,淮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果断决策,及时为该县公安局购置了一批警用无人机,迅速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