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原创 > 正文

信阳市农科院水稻育种:太阳下与时间赛跑的人

2019-08-06  来源:映象网

映象网信阳讯(记者 吴彦飞)7月中下旬以来,豫南地区迎来持续高温。气象部门连读多天发布高温橙色预警,最高温度超过36摄氏度。然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每天都盼着太阳早点出来晚点落下。再热,也要迎着太阳与时间赛跑。

“你看,这个保持系穗子就比较大,再看看它的穗粒数,也是非常高的......” 上午11时,室外温度已经高达36摄氏度,即便坐在树荫下不动,也会汗流浃背,微风吹过,带来一阵阵热浪。然而,在位于信阳市农科院院本部水稻试验田里,水稻育种专家王青林已经和他的团队在这工作了三个多小时。

信阳农科院副院长、二级研究员王青林说:“每年最热的这段时间,是水稻生长最快的时间,也是我们最忙的时候。田间观察、水稻杂交授粉、水稻生育期记载等等,每一项都必须按时完成。”

上午10时至下午1时,是水稻授粉育种的关键时段,也是阳光照射最强的时候。为了保证水稻育种实验过程中数据准确、程序科学,农业科学家们每一天都迎着太阳,守在稻田里,与烈日为伴、与时间赛跑。

信阳农科院水稻所副研究员郭桂英是位性格爽朗的80后,也是王青林团队中为数不多的女同志。研究生毕业,她就选择来到了信阳农科院。原以为,搞农业科研就是做做实验,没想到,比农民还苦。“我们基本每天早上八点就跟王院长一起下田了,观察、记录、授粉,一点都不能疏忽。错过一个花期,前面积累的数年心血就白费了。再热,都得坚持。”

草帽、毛巾、胶鞋,这是王青林他们下田的标配;黝黑的皮肤,朴素的衣着,这是团队成员共同的特征。如果不是手中的记录本,他们看起来和常年在田间劳作的农民没什么两样。

上午观察、采集样本;下午在实验室镜检、分析。第二天一早,再把入选的优良单株与田里的材料一一比对、一对一授粉。工作周而复始,辛苦而单调。王青林说,他们目前正在进行杂交水稻优质不育系的转育实验。在最热的四十多天时间里,他们要完成近万份水稻材料的数据观察、采集和实时记录。如果该项目实验成功,又将填补我省水稻科研领域的又一项空白。“这么多材料,把它们全都看过一遍,要一周时间,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所以每天都想着,太阳早点出来,晚点落下去。”王青林说着,呵呵笑起来,啥困难都显得风轻云淡。

然而,一个优质水稻新品种,从选育到推广应用,最快也要七八年时间,甚至十年之久。为此,农业科学家们需要坚韧的毅力,忍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初心,日复一日地默默坚守、等待。

作为河南省水稻育种创新型科技团队首席专家,37年来,王青林就是凭着这股韧劲儿,带领团队创造了河南水稻育种史上多个第一:第一个国审两系和三系杂交稻品种;第一个省审优质籼稻和优质糯稻品种;第一个省审两系和三系杂交稻品种......等等,为构建河南水稻优质品种群,发展河南水稻生产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目前,信阳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中稻生产地级市,全国最大的糯稻种源供应地和首个“中国优质糯米之乡”。王青林团队成功培育的优质糯稻品种,已在安徽、湖北、湖南、广西等省区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仓廪实、天下安。”王青林和他的团队深深懂得一粒稻种的分量。“培育出更多更加优质的稻种,让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是我们的本份、职责,也是我们的成就和幸福。”

(信阳新闻热线: 0376—6365159,投稿邮箱:yxxy2013@126.com。 映象网“大象帮办”电话180 0371 9699)

文章关键词:信阳市 农科院 水稻育种 责编:王为

相关阅读 换一换

今日热点

淮滨:抢抓机遇 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 淮滨:抢抓机遇 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

精品原创

小房间联通大世界 罗山法院互联网调解室率先配备"云上法庭"终端并投入使用 小房间联通大世界 罗山法院互联网调解室率先配备"云上法庭"终端并投入使用

图片新闻

地市直通车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