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信阳讯(记者 吴彦飞 通讯员 陈龙)在信阳浉河区吴家店镇有这样一个合作社,它将周边闲置土地整合起来,集中管理种植各种农产品;它还将本地农民的农家产品销往周边各城市市场,帮助周边农民解决了销路问题;它在脱贫攻坚战中,积极响应号召,勇扛重担,吸纳了社员950户,其中贫困户32户,117人,辐射带动了吴家店镇1890户农民走向脱贫致富路。它就是吴家店镇兴隆种植合作社。
日前,记者一行在兴隆种植合作社了解到,合作社自2009年成立以来就注重科技培训,始终坚持要想增产增收就需要依靠科技力量的原则,依托“阳光工程”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项目,对合作社社员进行全员培训,很好的提高了社员的科技种养素质。
“我入社有六年多了,合作社对我们农户有很大的帮助,农资便宜卖给我们,把我们种的农产品高价回收以后,卖到外地赚到的钱还给我们分红,最多可以分到两千多元,这都是额外给我们的。合作社还给我们技术指导,种植水稻给我们推荐种子,对什么时候管理、怎么管理等问题,还有技术员经常给我们开现场会、指导会免费培训技术。”河头村贫困户何文良说。
据了解,兴隆种植合作社通过统一购买生产资料、提供信息、营销等服务对社员开展全方位的生产经营服务,使农户受益,同时促进土地流转,让贫困户就近打工增加收入。吴家店镇昌湾村的一位残疾贫困户张世忠就是其中之一,“自从加入合作社以来,收入增加了,日子过的比以前好了很多”,张世忠开心地告诉记者。
合作社理事长邹心霞说:“在这几年发展中,我们首先是帮助农民低价统购化肥农药等物资,降低农民的成本,为贫困户减少开支;第二是找市场帮助农民统一销售,增加农民的收入;第三个是开展科技培训,帮助农民科技种田。现在已经形成信用合作、购销合作和生产合作三大合作模式,为广大农民增收致富探索新路子。”
通过多种措施实施精准扶贫,兴隆种植合作社帮助贫困户实现了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把一次性扶贫变为可持续性发展的帮扶,真正做到了帮助农民精准脱贫、增收致富。
(信阳新闻热线: 0376—6365159,投稿邮箱:yxxy2013@126.com。 映象网“大象帮办”电话180 0371 9699)
初夏时节,骄阳似火,热浪滚滚,但比天气更火热的是信阳淮滨港临港经济区项目建设现场。5月22日,记者在淮滨县信阳淮滨港项目建设工地,只见机声隆隆、人影匆忙、干劲正酣……
日前,国家文物局发文公布2019年度全国博物馆名录,信阳浉河区柳林革命纪念馆成功入选该名录。
5月19日下午,信阳浉河区区委书记翟晓宾到游河乡调研脱贫攻坚工作。在大塘村村部,翟晓宾查阅档卡资料,了解“查短板、补弱项、促提升”问题整改情况及“两不愁三保障”政策落实情况,听取乡、村近期脱贫攻坚工作汇报。在贫困户梅正厚家中,翟晓宾与他们亲切交谈,了解其家庭收入和生活状况、询问存在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