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信阳讯(记者 吴彦飞 通讯员 沈立平 孟文旭)她身材不高,踩着一双帆布鞋,笑容绽放在她脸上,就像一朵开放的向日葵,明艳坚强。一眼看上去她是那么的简单朴素、和蔼可亲,浑身却散发着阳光一般爱的味道。
2017年,来自信阳农林学院财经学院的张立恒老师被评为“信阳好人”,但谦虚恬淡的她却说:“其实我只是做了一个女人该做的事情,我是妈妈,也是儿媳,更是一位人民教师,就像大海里的一滴水一样普普通通。”
而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女性,却坚持了十年如一日的照顾脑瘫的儿子,未曾舍弃;独自支撑起一个家,视婆婆如亲妈尽心照料;承担大量教学工作的同时还不忘提升自我......
做一个明朗的母亲
古有杨万里的“风力掀天浪打头,只需一笑不须愁。”现有张立恒的“人生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许多你意料之外的事情,当意外到来的时候,哭着也要过,笑着也是过,我们为什么不选择笑呢?”这种选择是一种境界,更是人生中的一场修炼。
2008年张立恒产下一名男孩,因出生时严重缺氧,造成不可弥补的后果――脑瘫。她四处求医,先后带孩子在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复旦大学儿童医院、郑州第三人民医院等住院治疗。
孩子需要每个月一个疗程的治疗,每个疗程12-15天,每天上午医生查床后,她就要带孩子去扎针。张立恒害怕孩子中途输液时碰到输液针,造成再次扎针,她一坐就是七八个小时,用一个姿势抱着孩子,连水都不敢喝,直到孩子输完液她才敢站起来活动。
“这十年来我带着儿子去外地求医,见的这种情况太多了,有许多家庭还不如我的家庭,这也是不可预测的,著名央视主持人倪萍也有这种境遇,她甚至为此退出了央视的舞台,只身一人带儿子去美国看病,而我不管去哪给孩子看病都会有家人一起,我的宝宝虽然不会说话但他会走路且没有暴力倾向,因为这我甚至觉得我是被上天眷顾的。”
在被问及治疗期间是否想过放弃时,她说道:“当初我带他去外地求医,每天扎五六针,头上扎的都是包,虽然说疼在他的身体,却狠狠地扎在我的心里,我也想过不行就放弃吧,可每当孩子抬头看向我时,他的一个微笑就又让我感觉一切都值了。”
在张立恒老师朋友圈里有这样一句话:所谓父母一场,不过是相互滋养,我原本以为自己为你付出了一切,到最后才发现,成全的,原来是我自己。谢谢你愿意做我的孩子,谢谢你,我的宝贝。
“乐观都于一个灾难中看到一个希望,悲观都于一个希望中看到一个灾难。”而张立恒显然是属于前者,她那么乐观、阳光、积极,浑身散发着母亲的光辉,像太阳下的向日葵那么坚韧、明朗!
做一个孝顺的儿媳
为了扛起一个家的责任,张立恒的丈夫常年在外拼命打工,张立恒则扮演着贤内助的角色,她独自一人年如一日的照顾脑瘫的孩子还有年迈的婆婆。
张立恒的婆婆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一直以来身体时好时坏,需要经常住院治疗,行动也不方便。
2012年春节,路面湿滑,婆婆在买菜回家的路上不小心摔倒,左手臂摔断,肋骨摔断两根,伤筋动骨一百天,张立恒始终在病床前照顾婆婆。
婆婆的胃不太好,为了让婆婆吃上舒心的饭,张立恒每天早上五点起床给婆婆擀手工面,做好端到她床边,一勺一勺地喂她。每天如一日给婆婆洗漱,喂饭,梳头,一直悉心照料着,从未抱怨过。
而谈及一直照顾年老体弱有心脏病病的婆婆时,张立恒笑了笑说:“我们都是家人,本来就应该相互照顾,就像我老了,我的孩子也会照顾我一样,什么久病床前无孝子,我觉得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我甚至都觉得我不足以承受这个’好人’的称号,我所理解的好人就是无所求的帮助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而我所做的就是我身儿媳应该尽的职责,又或者说爱他们是我的本能。"
就是这样一位儿媳,敬老爱老,在生活中点点滴滴、方方面面细心地照料婆婆,让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内心安定平和地颐享天年。按照张立恒婆婆的话说:“真是祖上积的福分,才得了这么个好儿媳”。
做一名热心肠的老师
说起张立恒老师,上过她成本会计课的张洋洋同学连连用了四个“特别”评价张立恒,“上课特别用心、特别负责,对同学们特别好,而且板书也特别认真。”
“我非常享受和学生在一起的时光,愿意陪他们一起成长,在他们的求学之路上帮助他们越走越远。”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培育祖国花朵的辛勤园丁,这是张立恒对教师的这个角色的理解,她特别敬仰和珍惜这个身份,教课备课更是格外的认真。
“孩子小的时候我都是哄孩子睡着后自己再起来备课,有的时候哄孩子睡觉自己也不小心睡着了,凌晨再醒来爬起来整理学生信息,因为那时候是教学秘书,身上担子也比较重,有时候忙碌了一天刚刚睡觉却接到学生的电话,赶快穿上衣服起来。就像现在每天早上送孩子去学校之后回家收拾收拾就开始备课,必须得认真备课,身为人民教师就应该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但我很庆幸我的学生都有自己的目标、都比较懂事,我的院领导、同事也都对我特别照顾,我很喜欢这样一个工作氛围,很喜欢这样一份工作,很纯粹,真的!”
张立恒不仅课上得好,而且课下对同学们的咨询也特别耐心,非常受同学们爱戴。张洋洋就经常“麻烦”她,“我想考研啊,但我们专业就是拦路虎,而且对于考研信息我也不懂,张老师她帮我分析给我出主意,特别贴心。”
张立恒在学生中口碑极佳受人爱戴,与同事的关系也十分融洽,备受称赞。
财经学院党总支书记张晓这样评价她:“张立恒老师入职12年,这些年来她以坚强的意志面对家庭困境,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以执着的热情对待工作,做到了事业突出、家庭幸福,为大家树立了一个坚强乐观向上的好榜样!”
向着阳光的方向努力微笑,扎根生长,张立恒像一株金灿灿的向日葵一般,在逆境下仍保持女子的乐观,她用她的实际行动诠释孝老爱亲的精神,她用自己善良的心照亮了家里的每一个角落,她用自己的热情点亮了自己教师事业的路。
新闻线索邮箱:yxxy2013@126.com
新闻热线电话:0376—6365159
2008年,20岁的刘晓娜嫁到郏县茨芭镇苏坟村后,接二连三的生活打击就落在了她的身上:先是婆婆患脑溢血,花了一大笔医疗费后,又落下偏瘫后遗症,失去劳动能力。接下来的2010年,公公又因劳累过度患上了肾病,继而又转化为尿毒症。一家两个重病号,让这个原本殷实的家庭一贫如洗,成了村里的贫困户。面对困难,刘晓娜以顽强的毅力,与丈夫一起撑起了这个家。
周沟村位于郏县东南部边界,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交通不便,水利条件较差,主要经济来源为基本农田农作物收入和家庭养殖收入,是省级贫困村,是全县58个贫困村之一,更是郏县李口镇的脱贫攻坚主战场。王铁顺曾经是周沟村2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最穷的一户。“政策扶持得好,我养的猪价钱卖得好,不仅还清了贷款,还净挣两万多块,去年底我向村里递交了脱贫申请书,党和政府这么关心,我的干劲儿大着哩!”
人说,扶贫先扶志,这话不假,只要有了脱贫致富的决心与志气,最终都会摘掉穷困的帽子,踏上致富路。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位身残志坚、不仅本人脱贫致富还带动贫困户共同致富的先进典型张加宝。
“这样孝顺的儿媳真是难得,人家获奖那是理所应当。”在“中原孝心村”郏县冢头镇陈寨村,提起李好利,村民没有不竖大拇指的。
在“中原孝心村”郏县冢头镇陈寨村,提起李好利,村民没有不竖大拇指的。今年母亲节,李好利以悉心照料瘫痪在床的公公的感人事迹被评为该村“十佳孝星”。5月22日,在镇村干部的指引下,笔者走进孝顺好媳妇李好利家,分享她精心照料公公的感人故事。
近日,河南省平舆县东和店镇宁庄村农民李兰成,在自家刚刚盖好的一栋三层楼房里,利用第二层和第三层近400平方米的空间,房内摆放了4张大型写字台和纸砚笔墨文房四宝,墙上挂满百余幅字画,办起了豫东南最大的农民书画院——新农村书画院。
张红记家住鹿邑县太清宫镇宴庄村杨桥自然村,她12年如一日照顾心脏病的婆婆赵金兰,与婆婆吃住在一起,是村里人人称赞的孝顺儿媳妇。
张红记家住鹿邑县太清宫镇宴庄村杨桥自然村,她12年如一日照顾心脏病的婆婆赵金兰,与婆婆吃住在一起,是村里人人称赞的孝顺儿媳妇。
连日来,何清华成了赵家沟的新闻人物,来找她学手工编织的村民络绎不绝。这不,新建的村文化大院里热闹非凡、笑语欢声,10余名村民正围着她学习手工编织技术,该村创业致富带头人何清华以其精湛技术、悉心指导和真诚鼓励,点燃了大家的创业梦想。
在郏县东城街道鱼池社区,有这样一位善良、朴实的妻子,她不仅把无私的爱献给了丈夫,还几十年如一日,用母爱一般的心照料着患有精神病的弟弟,她善良的心感动着乡亲。这位好嫂嫂就是今年72岁的崔玉梅。
三门峡市陕州区西李村乡,地处豫西山区。这里山清水秀,自然环境优美。依托当地良好的山水条件,靳江伟选择了养牛这个行业,他的回乡创业计划正在一步步的实施。
“婆媳是冤家,从来不拿头”,流传河南豫东一带的俗语根深蒂固几百年。然而鹿邑县好媳妇王大文孝敬81岁婆婆,用爱心与邻居相处,用信心养育三个儿女成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人们演绎了一段婆媳互敬互爱的孝敬佳话。
大儿子患脑炎留下精神病后遗症,丈夫突发中风成了植物人,二儿子和女儿上学,对于家庭困难、身体孱弱的她来说,如泰山压顶。然而,11年来,她用行动诠释了作为妻子、母亲平凡中的伟大,用大爱支起了一个家。她叫卢秀英,今年63岁,家住沈丘县邢庄镇西李庄村。
大儿子患脑炎留下精神病后遗症,丈夫突发中风成了植物人,二儿子和女儿上学,对于家庭困难、身体孱弱的她来说,如泰山压顶。然而,11年来,她用行动诠释了作为妻子、母亲平凡中的伟大,用大爱支起了一个家。她叫卢秀英,今年63岁,家住沈丘县邢庄镇西李庄村。
6月2日,为积极响应全市创文创卫城市工作发展,在即将到来的6月5日“世界环境日”之际,中国工商银行信阳分行组织开展了“美丽河南 保护母亲河”行动。